中文在线:十年磨一剑

中文在线:十年磨一剑  童之磊简介:童之磊,中文在线董事长兼总裁。1975年生于云南,1993年考入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。1993年至1998年获工学、管理学、法学3个学位。2000年发起成立中文在线,任董事长兼总裁至今。曾当选全国青联委员、中国版权协会反盗版委员会秘书长。“十大中华管理英才”、“2008中国十大新媒体人物”、“中关村20周年突出贡献个人”。

  童之磊风采依旧。

  10年前,作为清华大学最早的“学生创业明星”、响当当的“知本少年”,25岁的童之磊被媒体广泛关注乃至一度热捧;10年间,童之磊艰苦打拼,在创业的道路上深深浅浅地走出一条自己的路。10年岁月,没有磨去他的一身锐气和执著。

  10年,对童之磊来说,不短,他在创业路上一路摸爬滚打,他创办和掌舵的中文在线几次逼近生死存亡的关头;10年,对童之磊来说,不长,他的拳脚刚刚展开,他的创业构思、战略计划正在成熟。

  10年,童之磊只做了一件事——数字出版。

  三年挖出“第一桶金”

  数字出版是时代发展赠与业界的一座金矿。理论上,最先掷下“??头”的人将抢先挖出亮晃晃的“金子”。

  1999年前后,正值中国互联网发展的第一个高潮期:大洋彼岸纳斯达克指数正激励着创业者在IT领域跑马圈地,国内外风投“一掷千金”,数字公司千帆竞发。

  25岁的童之磊一鸣惊人。这位前脚刚踏出校门的清华大学毕业生,创办了一个“中国人齐上网”的网站——中文在线(ChineseAll)。在声势浩大、热闹非凡的新闻发布会上,文坛名流、业界专家、媒体记者纷纷捧场,童之磊意气风发。他的设想是,在网上建立一个图书馆,使国人更方便地读书。踩在网络技术、内容资源、数字版权的土壤之上,童之磊相信,脚下的富矿含金丰富。

  童之磊的第一桶金,选在中小学数字图书馆上。在此之前,数字图书馆对绝大多数人来讲可谓一个全新的事物,国内更无人把触角伸向中小学。

  2000年,时值教育部提出实施“校校通”工程,具体目标是2010年前,争取使全国90%以上独立建制的中小学校都能上网。这一契机被童之磊看在眼里。他找到教育部相关领导进行沟通,“如果是这个方向,我们应该建数字图书馆”。当时,许多中小学因财力所限、图书匮乏甚至无法建立图书馆的状况在全国很普遍;另一方面,教育部一直力推中小学教育信息化,开设电子教室,但由于没有足够内容,很多学校电脑闲置率很高。而具有检索方便、易于管理、成本低廉等优势的数字图书馆,则能同时解决上述“有路无车、有车无货”的两大难题。

  但童之磊很快发现:“大多数中小学师生对数字图书馆完全不了解,中文在线实际上成了这个领域的启蒙者和布道者,过程非常艰难。”

  “先是启蒙,告诉大家什么是数字图书馆,建设数字图书馆到底有什么好处”。为此中文在线到全国各省为2万多名校长、图书馆馆长、老师进行了培训。而接下来的工作则更为复杂,由于中小学的教育体系各不相同,要建立这样一套模式,需要从上到下“打通流程”。从教育部到省里,再到市、县,最后落实到每一所学校,中文在线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,例如在试点学校先期试验半年至一年,运作相对成熟后形成试点报告,再向当地其他学校推荐,在市里普及,成熟后再向全省推荐;在中西部地区,以非常低的价格提供,甚至以买断图书版权后捐赠的形式进行普及和推广。

  尽管意识到创造需求、开创市场需要一个过程,不过,很长时间内都无产出的状况还是比童之磊想象的要漫长。直到2003年,中文在线中小学数字图书馆正式被认定为国家“十五”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项目,由教育部支持、以实验校的方式在全国进行推广。童之磊至今仍深深记得,在当年年底那个大雪纷飞的签约会上,中文在线拿下了3年来的第一个单子。

  如今说来,童之磊仍对这三年之难唏嘘不已。这期间,中文在线经历了纳斯达克崩盘之痛,一度陷入严重的资金困境,最困难时只剩下3名员工,靠着童之磊打工赚钱、借钱维持运营;2001年,被泰德时代集团(香港)并入旗下,依靠其“打点滴”维持运转,中文在线一度沉寂。

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金蝶精斗云 » 中文在线:十年磨一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