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小企业,路在何方?

中小企业,路在何方?  中小企业有两条出路:一是在传统行业中为垄断型的龙头企业打工;二是在新兴行业中自主创新成为创业者。

   “经济复苏过程中,企业是继续走旧路还是换新途?就这一主题,2009年12月中旬,《浙商》杂志社邀请了部分专家、学者和企业家进行圆桌讨论,还就此话题电话连线了多位专家。

  最怕的是“高不成,低不就”

  在浙江省国际经济贸易研究中心主任张汉东看来,以外向型为主的浙江企业,转型升级的必要性是无可争议的。“高成本时代的到来,使得我们不得不转型升级,‘三低一高’的道路不可能走得通。”

  张汉东分析说,全球金融危机发生以来,中国人先是担心国外需求下降、出口下滑,后来则担心别人实行贸易保护,限制中国出口增长。“但我们最应该担心的是自己,必须要转型,但高端又‘高’不上去,低端又不能做,这种‘高不成,低不就’的状态,是我们面临的最大困境和最大矛盾。”

  2009年11月,张汉东去了一趟美国。这次美国之行,他发现市场与以前不同了:在纽约曼哈顿区和各大机场的免税商店,这些专卖高档商品的场所,依然少有“中国制造”的产品;而在各大超市的低端产品中,墨西哥、越南等国制造的产品在增多,“中国制造”的比例却在下降。

  “这两个现象结合起来告诉我们,当前的外贸形势对中国企业很不利。”

  对于张汉东所认为的这种困境与矛盾,国内知名品牌男装企业——太子龙集团有限公司似乎找到了一条解决之道。

  “我们是立足于国内,但是一定要国际化。国际化是必由之路。”太子龙集团董事长助理周建德说。他认为,“国际化并不一定就是走出去。出去开两个店,最后灰溜溜地回来,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。做强国内市场,做强自己特色,与国际品牌在家门口竞争,这也是国际化。”

  太子龙服装目前并没有外贸出口,原因有三:一是太子龙坚持做国内品牌。“国外那么多品牌虎视眈眈盯着中国市场,自己家门口的市场潜力这么大,为什么要放弃呢?”二是在国内可以利用自己的品牌,赚取附加值,而出口只能赚点加工费;第三,国际贸易往往受到国际政治的影响,贸易保护、反倾销此起彼伏,而在国内市场就不会受这些因素的干扰。

  不能让经济复苏掩盖了转型的迫切性

  “经济快速复苏,对中国来说未必是一件好事。”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对“投资拉动”型的复苏方式感到担忧。“我希望的经济复苏是转型后的复苏。只有自主创新基础上的复苏才是持续的、稳定的复苏。”

  “经济很快上来,有好处但也有坏处。坏处是什么呢?就是繁荣掩盖了矛盾。没有想到经济转型这么重要,因为日子很好过,没有人愿意去搞经济转型。”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时错失经济转型,厉以宁对此感到遗憾。

  厉以宁的这种担忧,在经济学界并不是个别现象。著名经济学家樊纲也在不久前接受《浙商》记者采访时表示了同样的担忧:“金融危机本来是一种压力,这种压力可以令企业家产生转型的动力。但经济的快速复苏,会减少这种动力。”

  经济的快速复苏,的确令许多企业主产生了这一波金融危机的影响“只是虚惊一场”的乐观看法。在抽样调查中,有六成以上的企业仍旧坚持走“老路”的想法,就是明证之一。

  当然,走“老路”的企业也有多种情况:除了一些企业走老路“熟门熟路”外,另一些企业找不到新路,或者对“走新路”感到心里没底。

  “对于中国来讲,有四个增长点将来有待突破。”厉以宁说,一是发展新能源,然后带动汽车业的全行业改造;二是发展新材料,加上现代的信息技术、智能技术,然后带动建筑业、装备制造业等;三是把最新的科技用在生物工程、医药卫生包括农业的改造;四是推动社会的信息化进一步发展,在社会生活方式上引起革命。

  事实上,这四点也正是许多“走新路”的企业未来投资的重点。在本期封面报道所采写的案例中,横店集团将投资的重点放在新材料、新能源、新光源等领域之中,超硬磨具有限公司进军电动汽车行业,都显示了浙江企业在“新路”上的探索。

  “中国经济是W型反转还是V型反转,关键是要看新经济能否起来,看经济转型能否成功。”浙江华睿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宗佩民同样持有这样的观点。

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金蝶精斗云 » 中小企业,路在何方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