快速打造卓越团队的“高压氧舱”

快速打造卓越团队的“高压氧舱”      一个有战斗力的团队是长期培养和锤炼的结果,没有捷径也没有速成法。多数时候,我们都会认同这一团队建设法则。

  然而,中国民营企业处于一个特别的时期,业务发展太快而团队建设太慢。按部就班的传统做法根本无法适应这一时期企业快速发展的需要。

  因此,短期内,我们必须找到“高压氧舱”一样的强化训练机制,为缺氧的大脑快速补充养分。当整个管理团队,一批接一批地通过“高压氧舱”的强化而变得才思敏捷之后,再考虑长期的强身健体计划,比如轮岗和在职教育等常规做法。

  一、需求迫切,但MBA不解渴,咨询不落地,教练不深入

  中国有1000家创业10年规模超10亿的企业。由于一直以来缺少MBA训练和专业化指导,多数企业的团队建设都是摸着石头过河。创业元老想上上不去,职业经理人想进进不来,CEO自己也是手忙脚乱地应对日常事务,没时间也没办法关注团队的融合和成长。

  理论上说,这样的问题在国外并不罕见,解决方案无非是三种途径:MBA的普及教育、咨询机构的专业服务、高管教练的一对一辅导。其前提是,国外已有上百年的MBA教育和数十年的专业咨询历史,以及一大批合格的高管教练。

  在中国,上述专业机构和人士自己还处于成长和积累经验的过程中,而这1000家企业却是这几年突然冒出来的。巨大的落差迫使人们寻找一个不完美但可行的解决方案。

  这就好像一群年轻人,他们生命力旺盛,大脑却处于缺氧状态。此时可以安排他们去原始森林长期疗养,也可以让他们定期去氧吧调整,最快速的方法我认为就是直接进高压氧舱。

  二、浓缩MBA、咨询和教练的部分精华,设立“高压氧舱”短期强化班

  现在,我们假定有一家创业10年销售额10亿的企业,核心高管10人,其中创业元老6人,其余4位为外聘高管;CEO和2位外聘高管正在某商学院就读EMBA.CEO希望在半年内基本改变高管团队松散和迷茫状况,于是设计了这样一个企业专属的六个月的“高压氧舱”。

  1. 专题研讨

  这是“高压氧舱”四个模块中最简单的一个。每个月一次,一般是周五1天(周六用于“行动学习”),上午和下午各安排1个专题,高管们在教练和讲师的指导下学习和研讨。

  有点像MBA教育,专题讨论的主题分为三类:

  A. 展望类,用于开拓高管们的视野,比如新兴市场的“中国化”趋势、商业模式创新的三条路线等;

  B. 技能类,用于弥补高管们迫切需要的知识和技能,比如战略解码与“分战略”制定方法、绩效沟通的难点和要点等;

  C. 实践类,用于解决后续“行动学习”中的实际问题,比如S&OP产销协同方法、集成产品开发的思想和方法等。

  6个月中总共只有6天的时间用于研讨12个专题,选择正确的专题以及合适的讲师是这一模块成功的关键。可以借助专业咨询公司以及商学院的资源。

  2. 行动学习

  这是“高压氧舱”中最复杂的一个模块。每个月一次,安排在专题研讨之后的周六。

  “行动学习”创始人雷文斯提出了一个简单的方程式:L=P+Q.学习(L)是通过专业知识学习(P)和对问题的深刻思考(Q)相结合来完成的。“高压氧舱”中的“行动学习”包括三个要素:

  A. 从实践中来:对于成年人而言,课堂教育是成效最低的一种学习方式;成年人对“知识”的兴趣远远低于对“问题”的关注。所以,“行动学习”总是从经营中最棘手的问题入手,比如如何解决市场-研发-生产-销售的衔接问题。

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金蝶精斗云 » 快速打造卓越团队的“高压氧舱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