卖场方寸之间扼敌喉

卖场方寸之间扼敌喉

  ●蓝色B是原先的3个导购员的站位点,蓝色虚线圆圈是原先的控制区域。

  ●红色的箭头是客流的方向,大小表示其客流大小。

  ●咖啡色的点代表洽谈区和设计区(B旁边的)。

  ●站位是动态的,如果其中一个站位缺人,那么其他站位的人如果没有客流,就要赶紧补充到其他站位上。

  可以看出,调整站位后,A品牌导购员的控制范围变大。而且改变了导购员扎堆、经常聊天、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。如果人太多,站位总是空人,则设计师、业务经理和临时促销员必须补上。总之,要保持站位的完整。

  此外,洽谈区一定要强化布置,地贴围绕展区,延伸到各个客流关键点,单页摆放在台面靠前面和靠通道的位置上、LOGO贴调整到醒目位置……总之要把展区内的宣传武装到牙齿。

  有一点需要注意:POP在活动当天张贴,非活动日、非周六日一定要全部摘下来,这样顾客才认为你是短期促销。

  抢夺宣传资源

  比如广播、客流集中区的展架布置、各种立柱、地贴等。这当然需要争取,甚至抢夺。在上图A点的大柱子,完全影响了A品牌展区的效果,所以要去把A点的柱子要过来,做上我们的广告(可理解为补偿)。就这样一点一点地获得卖场中的广告资源。

  再比如利用PK展架在百安居门口做厨房课堂活动;制作V形展板,放在电梯两侧等等,有很多资源我们可以去谈。

  步骤3解除疑虑

  给顾客讲解时,要突出A品牌的差异化。我们把A品牌的差异化集中为4点:环保、耐用、上档次、不贵(很多大众定位的产品都可以围绕这4个点展开)。

  在对比价格材料方面采用“田忌赛马”,例如:顾客讲B品牌的某款我们没有相应材料,我们就用特价来打击,“没有必要,其实那个材料也有*****问题,同样A品牌的特价就很好,价钱还便宜,效果也很好……”

  当顾客把我们的产品与对手对比时,导购可以说“如果您买那个价位的,还真不如买更加环保的,花钱也差不多,您看A品牌有***。”无论顾客说价高还是价低,我们总是说:您要是花那个钱,真还不如选A品牌***,环保更好,更耐用,还上档次,而且价格也差不多。

  注意,不要主动比较,说谁家是什么,我家是什么。而是从对手那里把顾客向我们这里转化和引导。顾客所说对手的信息,只是我们引导的一个参考和对比而已。

  为了给顾客清晰的引导和对比,前期要把整个卖场的情况了如指掌。通过对阵分析,让直销员、设计师知道我们的哪套品牌展区是打压哪类对手产品的,应该如何讲,讲哪些方面,使用什么道具。

  品牌展区的对阵分析采用如下两个方面:

  1.对阵表格法。(如表1)

  这个工作最好和该店所有的导购一起进行,每个导购负责调查分析一个品牌,这可以让导购更明白谁打谁,怎么打。

  分析对阵要执行这样的原则:人无我有,人有我优。对阵的结果是把对手打败,而不是为了对阵而对阵。

  2.主流价位排除法。

  如果没有现场展区可以对阵,我们就从产品系统内找产品对阵,并评估是否需要上样,如果没有太大必要,可以使用“效果图+部件”的方式来对阵。

  确实不能对阵的产品,我们可以调查该店的主流销售价位,如果所剩余的品牌展区不在这些主流价格段内,可以把这些品牌展区排除掉,不用管他,采用相应话术向顾客解释即可。

  如果还是有些品牌展区我们对阵不掉,且在主流价格段内,那么我们需要向总部进行协调换样,或拟定话术,或申请开发。

  步骤4促销优惠,敢于成交

  排除了顾客所有的疑惑,就要敢于向顾客要订单。要订单应有一个由头,那就是当天折扣。例如可以说:“A品牌从来不打折的,今天真是很难得,今天就定了吧,错过了今天可就不一定了。您看这么多人在定呢!特价产品也限量的,怎么样,今天定吧?”微笑地看着顾客。你一要,顾客往往会不好意思(只有沟通得很好的顾客才会不好意思,如果没有这个效果,那就是没有沟通好),就定下来了,成功概率是90%。

  即使顾客过几个星期过来看,发现了还有同样的活动,但是我们现在把客户约了下来,到时候再跟顾客解释,也比现在让这个顾客走失要好。

  上面的打法并不是很难,难在卖场是动态的,前期的执行和习惯的改变需要现场严格地督导和指导,只有现场导购员、促销协助经理、督导经理等这个团队完全掌握了,并且标准化执行、运用自如了,才能算培训完成。
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金蝶精斗云 » 卖场方寸之间扼敌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