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管理模式内涵

中国管理模式内涵

中国管理模式正在形成
纵观世界管理的发展历程,从上世纪30年代美国、60年代日本、80年代韩国等国企业的发展来看,都因为文化的差异、地域差异、历史条件、科技生产水平的差异,而在不同时期,形成了具有本国特色并且对全世界企业具有借鉴意义的管理模式。


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,经济持续高速发展,中国企业对管理也从全盘西化、消化吸收到自主创新,已涌现出海尔、联想、华为、蒙牛、万科、招商局集团等一批成功企业。


中国一些企业成功发展的实践,为总结中国管理模式奠定了基础,中国企业管理的广泛实践为中国管理模式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矿藏。随着中国企业入选世界500强数量的增加,我们坚信,中国企业的现实成长决不是仅仅依靠劳动力成本低、大量消耗资源、政府的保护政策或整体经济上升就能够达到的,中国企业还有其自身的管理之道。


中国管理模式的内涵
管理与技术和资本不同,除了管理共性的一面外,同时有地域、民族和文化的差异。理性的科层组织产生于德国,事业部制等大公司管理的理论产生于美国,强调团队精神的企业文化和严细精益的管理风格诞生于日本,这都包含地域与民族特色。各国管理在本质相通的原则下,在不同国家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差别,这往往是各国企业竞争力和成功关键有所不同的重要原因。


过去20多年,中国企业的发展路径与国外比较差异不小。在中国企业发展的过程中,经济体制及市场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,中国企业管理之道及其机制产生于中国国情因而有其特殊性。我们既要关注管理理论在合理组织生产力方面的普遍性规律,更要重视它在中国特殊环境下适应“国情”的特别之处。总结中国企业的独特优势和管理特色是中国管理模式研究的切入点,比如万科的运营管控模式、招商局的战略管控模式等,对这些中国管理模式的梳理总结是中国管理学界义不容辞的责任。


说起任何一种管理模式,均包含了三个层面的内容,即文化、管理共性和实践。如日本管理模式,既有其独特文化背景的因素,也有管理共性的理论支持和成功企业的实践的论证,如丰田汽车等企业的成功实践。综上所述,我们认为不但存在中国管理模式,而且中国管理模式也包含了此三个层面的内容,现代中国伦理哲学、现代管理思想、中国企业的成功管理实践。

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金蝶精斗云 » 中国管理模式内涵